皖南悲歌 三烈士魂归望江矶

发布时间:2021-08-31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刺刀闪光,子弹上膛,挺起胸膛开入敌后战场,别了,三年的皖南……”

  1941年1月4日,在《别了,三年的皖南》的歌声中,新四军军部及皖南部队共九千余人踏上东进北移的征途。

  行至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部队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包围。新四军战士英勇拼杀,血战七昼夜,终因弹尽粮绝,遭受重大损失。战斗中,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先后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三位烈士的遗骸被移葬南京雨花台望江矶,供后人瞻仰。

1.png

左起:项英、周子昆、袁国平

  三烈士血洒战场

  皖南事变,是中国革命史上悲壮的一页。周恩来曾为此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1941年1月,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蒋介石集团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聚集约8万人的重兵,对奉命北移的新四军进行包围袭击。

  在经历无数次的突围战斗后,新四军最终寡不敌众,除2000多人突围外,其余6000余人均失散被俘或壮烈牺牲。

  事变中,袁国平是第一位牺牲的军部首长。

  1月13日的突围战斗中,袁国平不幸身中数弹,昏倒在草丛中。战士们找到他后,袁国平慢慢地睁开眼睛,说:“你们走你们的,赶快突围出去,不要管我了。”

  战士们迅速用树枝简单地扎了副担架,抬着他继续突围。在强渡青弋江时,队伍不幸被敌人发觉,密集的子弹扫过来,战士们一个个倒下,袁国平好几次掉进水里,又一次次被战士们救起。

  到达江对岸时,一百余名战士只剩下了三四十人。身体极度虚弱的袁国平,不愿再拖累队伍了,乘战士们不备,竟悄悄摸出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牺牲时,袁国平年仅35岁。他用生命践行了自己在突围动员时所说的誓言:“如果我们有100发子弹,要用99发射向敌人,最后一发留给自己,决不当俘虏。”

  此后,项英、周子昆等人一直在山中潜伏。在与国民党军队周旋的过程中,他们多次变换隐蔽地点,最后在泾县与旌德县交界处赤坑山上的蜜蜂洞落脚。

  3月13日凌晨,大雨倾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众人熟睡之际,军部副官刘厚总悄然起身,以风雨声作掩护,枪杀了周子昆和项英,并取走他们随身携带的银元、钢笔和手枪,下山投敌。

  牺牲时,项英43岁,周子昆40岁。战士们用仅有的两条毯子将遗体包裹起来,在附近寻了个隐蔽地点挖坑掩埋,并做上区别的记号。

  望江矶上千秋魂

  新中国成立后,三位烈士的亲属向组织上反映,希望寻找烈士的遗骸,予以正式安葬。

  恰逢此时,当年参加掩埋项英、周子昆遗体的原新四军军部参谋刘奎正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也向组织上反映掩埋烈士遗体的情况,提出了参加寻找的要求。

  在征得组织上的同意后,1952年8月14日,华东军区政治部出面组织,由刘奎带着项英的儿子项学成,以及当时了解情况的人员,专程赶赴皖南,与当地党政机关及群众一起寻找烈士遗骸。

  搜寻人员从这个山沟走到那个山沟,终于在泾县蜜蜂洞附近,找到了他们在11年前亲手参与掩埋的烈士的遗骸。

  与此同时,袁国平的遗骸也由参加过埋葬的人员找到。三位烈士的遗骸随后被运抵南京,以备重新安葬。

2.jpg

皖南事变三烈士墓

  墓地选定在雨花台西南望江矶一块丘陵荒山(现雨花功德园),于1954年11月正式动工,用石块和水泥砌成坟包式。次年4月,并排的3个墓(中为项英墓,右为袁国平墓,左为周子昆墓)和墓道公路、墓碑等全部建成,并在墓的后面和两侧种植松柏。整座墓地气势雄伟,布局严整,具有中国传统的民族风格。

  1955年6月18日下午,三烈士遗骸入殓仪式在南京军区总医院礼堂正式举行。入殓前,尊重烈士遗属的意见,将烈士遗骸按照人体结构整理包扎,并穿上军服。

  第二天上午,三位烈士正式安葬。装有烈士遗骸的棺木从南京军区总医院礼堂起灵,由首长和遗属扶棺移上灵车。南京军区首长和司令部、政治部等数百人参加了送葬。

3.jpg

安葬烈士时送葬的队伍

  一个小时后,三位烈士的棺木抵达墓地,在哀乐声中下葬。

  从此,三烈士的忠魂长眠于此。每逢清明和重大节日,烈士遗属和各界人士都会前往三烈士墓前扫墓、瞻仰和凭吊,表达对三位烈士的思念和崇敬之情。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