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击中生长 抗大九分校的南下“小长征”

发布时间:2019-03-10 14:12 来源:凤凰网江苏

1943年3月10日,溧水甘戴村这个平时不起眼的小村落迎来了一件大事——抗大九分校的开学典礼。

这可不是一所普通的学校,而是在抗日烽火中锻炼成长,培养了众多军政干部的学校。

这次开学典礼上,新四军十六旅政委江渭清致贺词,副校长刘季平作了动员报告。

成立——前身是抗大苏中大队

1941年七八月间,日军对苏北、苏中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增设据点,封锁交通,苏中抗日根据地被分割成了零碎的小块。

局势危急,新四军的军政工作又急需大批干部。在华中地区已不能继续集中办学的情况下,新四军军部灵机一动,想出了更换地点、分散办学的方式。

9月,华中地区军校的部分干部来到苏中,与原一师苏中抗日军部干部学校合并,成立了抗大苏中大队。

抗大苏中大队成立后,在艰苦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单独行动,穿梭于日伪军据点与河田公路之间,必要时还要转移到日伪区进行斗争。

曾经,抗大苏中大队90天中跑了七八百公里,参加了8次战斗,平均十天左右就有一次恶战。

可以说,配合大部队进行突围、转移、战斗,都是常事儿。

当时,新四军同时面对日寇的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摩擦”,斗争形势严峻,如一首革命歌曲所唱的那般:“前有狼,后有虎,我们在夹击中生长。”

1942年5月,师部根据华中局的指示,将抗大苏中大队正式改名为抗大九分校,首任校长由一师师长粟裕担任。

南下——在战斗中坚持教学

抗大九分校成立后,学员们一直处于边战边学的状态。敌人来犯时,学员们便行军作战,利用战斗间隙组织学习;形势稳定时,学员们又在学习的课余,保持日常战备。

从苏中转战苏北,再由苏北回到苏中,抗大九分校的师生们在行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

走海路时,大家每天吃的是用元麦面炒的干粮,淡水用完只能就着海水和着炒面粉充饥。食物味道不仅又苦又咸,更有许多师生为此生病。

初冬时节,天气寒冷,师生们大都还身着单衣。夜里行军到哪里,大家就在猪圈、鸡窝旁铺上干草,一个班的学生挤睡在一起,互相靠体温御寒。有的同志实在无法入睡,干脆起来跑步做操,不停地活动提高自身热量。

1943年1月,由于日军再次对苏中反复“清乡”,抗大九分校开始了一场号称“小长征”的长途行军,南下渡过长江,转入苏南溧水地区。

位于溧水的抗大九分校第一大队驻地旧址(摄于2018年)

位于溧水的抗大九分校第一大队驻地旧址(摄于2018年)

南下的征程中,抗大的学员们抓紧一切时间进行学习:行军时在背包后面插上硬纸板做字牌供后面的同志认字;休息下来用树枝在地上划着练字。

当时的学习条件可以想见,门板当黑板,背包作凳子,双膝是课桌。上课时,大家全副武装,一有战斗打响,立马就背起包,扛起抢,跑向阵地。

学员张学涛参军前是个放牛娃,从未进过学堂的门,加入新四军后才识得一些字。他担任副连长时点名,花名册只认得一半,剩下全靠死背。

待他离开抗大九分校时,认识两千单字,阅读书籍报刊、书写信件报告已不在话下。

返回——再渡长江抵达苏中

1943年2月中旬,抗大九分校在副校长刘季平的带领下,到达溧水里佳山、云鹤山等地,开展军政训练。

经过一系列的整编修整,抗大九分校共有师生1200人,也是最鼎盛的时期。

苏南抗日力量的增强,震慑了日伪军,也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仇视。国民党第三战区不惜撤退皖南、浙西部分对日军的防务,调动12个团15000余兵力,迂回包围、东西夹击,向驻溧水、溧阳一带的新四军发动大举进攻,扬言制造第二个皖南事变。

面对数倍于我的敌人,新四军顽强抗击,浴血奋战。战斗中,抗大九分校第一大队扼守的铜山阵地,遭到敌人猛攻。200 多名指战员与数倍于己的顽军展开激战,以伤亡60多人的代价,守住了阵地,大队长汤万益、政委唐昆远、副大队长文有武等英勇牺牲。

跳出敌人包围圈后,抗大九分校再次渡江北上,抵达苏中根据地与师部会合。

1944年6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抗战胜利,抗大九分校结束了历史使命,转为苏中公学,主要培养区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建设人才。

从1942年至1944年5月,两年中抗大九分校共办学五期,培养了军政人才3300人,做出独有的贡献。

参考资料:《在战火中锻炼成长的抗大九分校》

       《抗大九分校文化教育片段回忆》

【责任编辑:中国南京红色在线编辑部】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