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中走出的“火药王”

发布时间:2021-09-12 00:05 来源:红色在线编辑部

  2018年初,在北京召开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位年逾八旬的老院士,将火炸药研究融入自己的一生。“我是个一辈子只能做好一件事情的人。我的生活已经跟科研分不开了,一旦离开,就会感觉自己好像失去了生活的重心。”

1.jpg

王泽山

  “冷”板凳与“热”学问

  1935年,王泽山出生在吉林省吉林市。家园的沦陷让他从小便知道,没有强大的国防,一个国家就很难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怀着强国理想,他报考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选择当时学校最冷门的专业——火炸药。

  与导弹等热门专业相比,藏在弹膛里的火炸药难以被人注意,研究领域狭窄、危险性高。但王泽山丝毫没有犹豫:“国家需要的,就是我研究的方向。”

2.jpg

年轻时的王泽山

  从此,研究火炸药,便成了王泽山的终身使命。

  在国防领域,国家间的技术封锁和保密非常明显。许多国家对武器关键技术实行保密,有的国家断言某项技术绝对不可能被突破,但王泽山从不被这些意见左右。

  他带领着他的火炸药团队,潜心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升火炸药的含能性能,使我国火炸药整体技术实力进入世界强国的行列,也为我国火炮等身管武器能够在战争中占据优势、获得战争的主动权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上世纪80年代起,王泽山先后攻克了废弃火炸药再利用、低温度感度技术等世界性难题,1993年度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6年、2016年度在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上“梅开二度”,成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三冠王”。

  一半时间驻守试验场

  由于火药的易燃易爆性,很多实验必须在人烟稀少的野外进行。几十年来,王泽山和他的团队,实验足迹遍布祖国的大西北、牡丹江、沈阳等地,不论严寒酷暑,只要是实验需要,他总是带头奔赴在最前线。

  一次,团队前往内蒙古的阿拉善靶场进行实验。当时室外温度低至零下26℃,连做实验用的高速摄像机也停止了工作,王泽山还是和团队里的年轻人一样,在野外一待就是一整天。

  等到晚上,他还要忙着核对和验证白天取得的各类实验数据,反复查找实验过程有无疏漏之处。

3.jpg

工作中的王泽山

  他常说,火炸药性能参数验证中的不确定因素多,实验过程也颇具危险性,“只有亲临现场指导实验我才能放心”。

  一年中,王泽山往往有半年时间工作在试验场。因为出差频繁,他还在69岁那年学会了开车,方便来往于各地。而同期和他一起就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同学,大多都已退休。

  为了将尽可能多的时间用在研究上,王泽山几乎不参加社交活动。

  南京理工大学原校长徐复铭回忆,和王院士一起去开会时,他不是忙着和大家讨论科研问题,就是打开电脑写一些思路,但会议后的聚餐从不参加,总是打个招呼先走。就连日常理发,王泽山都自己动手:“到理发店受人摆布太浪费时间。”

  “他好像永远不知疲倦”,这是所有和王泽山接触过的人对他的最深刻的印象。正是“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执着精神,才让他至今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教书育才硕果累累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自1962年进入南京理工大学任教后,王泽山一直十分重视火炸药专业人才的培养。

  除了为学生打牢专业基础与理论功底,王泽山更注重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听到有年轻人讲,你这个不行,国外都没有这么做。”王泽山表示,创新是搞研究的灵魂,重复别人做的事情,做得再好也是徒劳。因此,他给学生选定的课题往往是在理论上尚需探索、技术上有待突破的前沿课题。

  上课时,他从不照本宣科、简单地重复那些已经成熟和定型的知识,而是第一时间介绍国际上的最新技术和研究成果。学生们也从不会遇到听不懂的情况,因为他善于把复杂、晦涩难懂的学术概念,用最精炼的语言总结和概括出来,便于大家记忆和应用。

  多年来,王泽山注重把研究成果引入课堂、融入教材、形成专著,已累计出版专著15部,广泛应用于国内多所高校的教学科研实践。他的绝大部分学生扎根在武器装备研制一线,很多已经成为国防科技领域的带头人。

  参考资料:南京理工大学官网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