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南京长江大桥实施全封闭维修改造。
在对钢架进行全面检查时,人们惊讶地发现:时隔近半个世纪,不管是节点还是横梁、纵梁上的铆钉,绝大部分完好无损,每1000颗铆钉里只有4颗需要更换。
这一切,要归功于南京长江大桥最后一任总工程师——“铆钉专家”陈昌言。
陈昌言
“我把南京桥交给你了”
1960年1月18日,大桥主体工程正桥9号墩钢围笼浮运下水,南京长江大桥正式开工。陈昌言担任南京长江大桥四处总工程师,后调任大桥工程指挥部。
1966年下半年,大桥局机关工作人员大都奉命回武汉,“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局党委书记杜景云让陈昌言负责缩编的大桥局驻南京工作组。临行前杜景云攥着陈昌言的手说:“我把南京桥交给你了,直到大桥建成后,如果质量有任何隐患,那就唯你是问,这是组织的命令。”
陈昌言成为南京长江大桥最后一任总工程师,克服各种困难与干扰,主持起南京长江大桥后期架设通车的全面技术工作。他对工程质量高度关注,不喜欢听汇报看报表,而是深入工地亲自察看,认真检查。
大桥钢桁梁联结采用陈昌言提出的铆钉连接工艺,先将铆钉烧红,对正铆孔,再用风枪挤压铆死。钢桁梁板层多达9层,板束最厚达180毫米,共需150多万颗铆钉,铆合得好坏,直接关系到钢梁架设的质量。
架梁的两年多时间里,陈昌言几乎每天在梁上爬上爬下,来回巡视,督促质检人员认真检查,并时刻提醒工人:铆钉要烧红烧透,进孔要正,开裂弯曲的一定要重来。
有时工人也会打趣地回答:“陈总,您就放心吧,我们铆的钉一个也不会有问题。”陈昌言就说:“你们可不要学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呀!”
消息传到铁道部,部领导也都称陈昌言把关好,是“铆钉专家”。
历史证明,正是由于认真,近半个世纪来,桥上150多万个铆钉返修率极小,几乎可以不计。
三片断梁保证整座桥安全
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时没有计算机,工程上的数据都要靠技术人员用计算尺、用算盘,一个一个计算,关键性的数据还要通过试验来核对校正。
陈昌言的儿子陈宗杰感慨:“那时候的工程师真是很能吃苦,完全靠自己计算、自己核对每个数字是否准确。父亲白天组织技术人员测量数据进行计算,晚上还要仔细核对。整个测量过程特别繁杂,一个一个数字进行核对,回想起来,劳动量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陈昌言使用过的文具、手表等物品
大桥铁路引桥设计的31.7米跨度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T形梁,是当时国内桥梁的空白,没有任何实例或可借鉴的资料。
陈昌言召集技术人员集思广益,听取各方意见,搜集相关资料,改造设备,1959年就在浦口岸边工地进行各种单项试验,后来又在南京梁厂做了整片梁的静载破坏性试验,验证载体的极限强度、刚度和稳定度。
耗时一年多,压断三片梁,得出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改进了设计部门提供的图纸。这三片断梁保证了南京长江大桥几千片梁的安全性,近半个世纪的火车超负荷运行,南京长江大桥铁路线没有一片梁开裂更换。
1968年8月中旬,铁路桥架通。首次试车时,司机说:“陈昌言不坐车头,我们不开火车!”陈昌言闻听,毫不犹豫爬上载重火车头。
试验列车在铁路桥运行
晚年,和孩子们聊起此事,陈昌言说:“我才不怕呢,我有绝对的把握,大桥肯定没问题,不会垮!”
陈宗杰坚信:“大桥不会被遗弃,更不会被遗忘。它是一代人的记忆,一种时代的精神。”
是的,历史不会被遗忘。1985年,我国首次评选国家科技进步奖,《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新技术》荣获特等奖,陈昌言作为主要七名获奖者之一,代表其他六人前去人民大会堂领奖。
1991年,陈昌言逝世,按照他的遗愿,家人将他安葬在浦口的象山湖边,正对着长江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