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问,南京旅游必去的景点有哪些?作为南京乃至全国亮丽的“名片”的夫子庙一定高票当选。
但鲜有人知的是,曾经的夫子庙历经沧桑,满目疮痍。而它的重建,离不开一位大师的努力。
叶菊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师从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她参与了由潘谷西、钟训正等主持的夫子庙重建工程,负责聚星亭、魁光阁、东市、西市等孔庙建筑群,以及瞻园二、三期的恢复规划设计。
从1982年起,叶菊华就一直守在秦淮河畔,已有近四十年。
叶菊华
突如其来的任务
叶菊华与夫子庙的缘分源于1982年,当时她在南京园林设计院工作,任规划设计室主任。
有一天叶菊华正上着班,一个人跑到院里来找她,说是秦淮区区长派来的,希望叶菊华帮忙恢复夫子庙广场上的聚星亭。
19世纪90年代的夫子庙
叶菊华是个老城南,家住陶家巷,小时候常与弟弟到夫子庙去玩耍。后来由于父亲工作的缘故,家里陆续搬了几次家,这才离那儿远了。对于聚星亭,叶菊华印象很深,记得它曾经是外面一圈柱子,里面一圈柱子,顶升到二层又重复一个顶,也叫六角重檐亭。
抗日战争的时候,夫子庙被日寇焚毁过,本来就破得一塌糊涂,“文革”时又遭了劫,所以那时的夫子庙除了泮池和一面大照壁,什么都没了。
听说要画复建设计图,叶菊华真是犯了难:亭子的样子虽记得,但具体的大小、尺寸都不知道,也没有任何资料。
这可怎么恢复呢?
来的人也有些着急,从兜里掏出了一张照片。叶菊华接过来看,是张拍摄于1968年的方形老照片,2寸大小,上边儿是一排人站在聚星亭前。
既然有照片,那就试一试吧。没有具体的数据,好在亭子上用的瓦片尺寸叶菊华是大概知道的。所以她按照排列的瓦片一路一路数过来,通过瓦片的尺寸和路数,推算出了亭子的大体尺寸,然后画了设计图。
1983年叶菊华为夫子庙聚星亭手绘设计图
国家大力支持
不过亭子的复建工程,叶菊华没能参加。
1983年,南京市成立园林局,叶菊华被任命为第一任局长。匆匆忙忙之中,她把已经完成的设计图和大概方案交了上去。
有关部门找到了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着手对聚星亭进行复建。工人们找到亭子原址,把地面柏油全部搞掉,居然一下子露出了底下的基础。再一量这个基础尺寸,竟然和叶菊华推测的一模一样。
做园林局局长,叶菊华很不愿意。学了这么多年的专业,丢掉了实在可惜,叶菊华认为她是做技术工作的,就喜欢“爬图版”,行政工作不适合。
1984年国庆前夕,叶菊华请辞行政领导职务的报告得到批准。1985年3月,她调任南京市建设委员会总工程师;5月,南京市政府指派她到夫子庙坐镇,负责秦淮风光带规划设计审查把关,加快夫子庙景区的保护和建设。
为了确保规划设计不发生偏差,叶菊华向市政府提出组建由叶本人和市规划局分管副局长、秦淮区区长、市规划设计院院长、南京工学院建筑系主任组成的“五人小组”(1989年“五人小组”改为“三人小组”,由叶和秦淮区区长、市规划局分管副局长组成),统筹秦淮风光带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
每年的元月8日,夫子庙现场召开市长办公会,报送新一年的建设项目。那一天,得把画好的设计图展示出来。市财政局、计委、房产局和建委的领导们都会在,如果碰到什么困难,当场提出,当场解决。
为了夫子庙的建设,市里开了很多绿灯。
2018年正月十五夫子庙灯会
1985年年底,夫子庙的重建已初显规模。江苏省旅游局局长表示,要将夫子庙打造成国际产品,上报给国家旅游总局,要求做个“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旅游发展规划”。
叶菊华和同事们日夜赶工,忙了好些天。准备材料,写规划,画秦淮河沿岸改造的长卷图,还要配上广播电台的解说词。终于在1986年的春节前,叶菊华就带着“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旅游发展规划”的设计方案和同事一起去北京,向国家旅游局介绍夫子庙项目。
当时,是叶菊华做的汇报,汇报完还播放了正在施工的照片。国家旅游局局长韩克华当场就表了态,说这个项目符合国家要求,完全可以列为国家旅游发展基本建设项目。
就这样,国家旅游局不仅给了夫子庙计划,还给了钱,享受国家计委和财政部的拨改贷资金支持。
1986年当年就拨了900万巨款,后因为夫子庙的项目做得很好,之后也没要南京还贷款了。
叶菊华展示自己的手绘图稿
1987年,夫子庙文庙景区基本完成,韩克华局长过来视察,非常满意,还风趣地跟大家说,应该在这儿给叶菊华留一个名字呢。
重修前,只有南京当地人知道夫子庙,外地人不知道这个景点的。“因为所有的古建筑物都没有了,也没有特色,所以对夫子庙印象不深。夫子庙重建的项目,就得要有特色,目的还是要改成一个传统的建筑群,变成传统风格的街区。重建后的夫子庙也终于重新成为南京的名片。”
说来,叶菊华到底是跟这里有缘,搬走了那么些年,最后还是绕回了秦淮河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