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南京交出了一份“强富美高”完美答卷。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4个千亿平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迈上5万元、6万元两个新台阶。
除此之外,南京的综合实力、民生福祉、生态文明、社会文明持续提升,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际和平城市、世界文学之都等称号。
作为国内首座国际和平城市,多年来,南京坚持和平理念,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做了大量工作。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刘红艳便是见证人之一。
刘红艳
1985年,刘红艳参加工作,当时适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开馆(以下简称纪念馆),机缘巧合下,18岁的她成为纪念馆的首批讲解员并一直工作至今。
纪念馆由小到大,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馆成长为一个承办国家公祭仪式的国家级大馆。刘红艳是见证者、参与者,也是获得者。
纪念馆位于南京水西门外的江东门,最初还是一个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展厅面积800平方米的小馆。由于位于远离主城的城乡接合部,纪念馆的周边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田野菜地。由于当地农民经常为菜施肥,天气再热也要紧闭展厅的门窗,以免气味飘进来,影响观众的参观。
当时,南京还没有城西干道,也没有现在的江东中路,家住大桥南路的刘红艳上下班只能走主干道中山北路,转3趟公交车花1个半小时才能到达单位。
1983年12月13日,江东门树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奠基碑”
纪念馆的办公条件也极其简陋,几间小平房,一个展厅,没有厕所,甚至连一台电风扇都没有。全馆十几名员工就在一个小院里办公,中午要自己带饭带菜解决午餐。
纪念馆开放之后,南京的学校、部队等单位,纷纷组织团队前来参观。刘红艳和其他3名讲解员,平均每人每天要讲10场,每场40分钟。因为上厕所麻烦,怕耽误工作,她们上班几乎不喝水。
由于馆内人员较少,刘红艳还身兼数职,除了讲解员,还是保洁员和安保员,她们管这叫“三员一体”。
90年代初期,随着国家扩大改革开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家对爱国主义教育愈加重视。
1994—1995年,纪念馆进行二期工程扩建;2007年国家加大投入进行了第三期工程改造;2017年又再次对史料展厅进行了展陈改造。如今的纪念馆占地面积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2万平方米,比原先扩大了近十倍,年接待观众量达到了800万之多。
1985年纪念馆揭幕仪式
扩建后的新展厅服务设施先进,科技含量高,人性化的设计和高科技的运用让观众的舒适度和体验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纪念馆也先后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当初的一个处级单位升格为一个正局级单位。
如今,刘红艳早已不用再去挤公交车。新建的办公区宽敞、整洁,馆内员工食堂、健身中心、图书阅览室等硬件和软件的设施配置一应俱全。
风劲帆满海天阔,同舟共济再出发。回望过去,刘红艳不由得感慨万千:从1985年建馆到2014年开始每年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纪念馆的事业飞速发展,这是国家强大、民族自信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展示和昭告!
如今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30多年来,刘红艳见证了纪念馆与国家改革发展的成长史,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她也不断进步着。
2017年,刘红艳参与组建了由纪念馆主办的南京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学校的学习对象为来自世界各国的海外留学生,用讲述历史和参与讨论的方式来引导他们铭记历史、传播真相、祈愿和平,从被动的接受教育者转变为主动的传播者。
一位来自美国的17岁高中生给刘红艳留下了深刻印象。时年90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讲述完自己的悲惨经历后,这位学生问道:“爷爷,日本人对你们伤害这么大,你恨他们吗?你是如何控制自己的愤怒的?”
老人回答说:“仇恨可以放下,但历史不能遗忘,国耻更不能忘记,我现在给你们讲述我的经历,就是在传播真相,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和平的重要性。”
语音刚落,全体学生为葛爷爷的大度鼓掌。
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学员聆听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老先生讲述他经历的那段悲惨往事
看到每一期的学生都十分珍惜在紫金草和平学校的学习机会,纷纷表示回去后要告诉更多的人来这里参观学习,志愿做和平的传播者,刘红艳从心里感到欣慰,感叹自己的工作是那么的有意义。
刘红艳(右四)与紫金草和平学校的师生合影
经过30多年的变迁,纪念馆的功能完成了从讲述历史故事到传播和平理念,从单纯的文物展览到历史学术研究的转变,而刘红艳自己也从一个懵懂的少女成长为一个纪念馆的管理者,为世界和平、人类和谐做贡献的建设者。
刘红艳庆幸自己生在了好时代,搭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轮,在见证和参与的同时也真真切切获得了人生的最高价值!
参考资料:《春风里,我们撒播和平的种子——刘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