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东路309号,一处典型民国风格的建筑,由我国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鲜有人知这里是“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旧址。
现如今人们更熟悉它的另一重身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说起这座以收藏中华民国档案为主的档案馆的成立,就不得不提南京解放后接管国民党档案的过程。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1949年11月底,“政务院指导接收工作委员会华东工作团” 成立,由政务院副总理董必武任团长,其任务是指导接收原国民党中央政府各院、部、委、办遗留在南京、上海待中央决定处理的文物。
到1950年1月中旬,工作团的任务已基本结束,但有些组(工作团下设有外事、政法、财经、新闻出版等组)工作量较大,文教组就是其中之一。
南京解放前夕,国民党中央政府各个机关全部人去楼空,只剩下一座座空房、散乱的家具以及各种档案资料。南京解放后,军管会也只是临时安排人员对这些资料进行看守,整理和保管工作迟迟没有开展起来。
文教组组长郑振铎再三和组员强调,这些档案资料是研究中国现代史的第一手资料,非常重要,任何人不得马虎。
郑振铎
为了保证档案资料安全不再散失,立即集中妥善保管、并进行初步整理成了当务之急。
集中保管,首先就要选好集中存放档案的地点。
很快,在中共南京市委的帮助下,“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成了最后的选择,这里是一处刚刚建好尚未启用的新建筑。
文献馆镶嵌着琉璃瓦,围以汉白玉栏杆,是一座极具民族特色的钢筋水泥楼房。更为重要的是,主楼前方有一处不小的庭院,遍种绿植,环境幽静,保管档案最适合不过了。
新中国成立伊始,全国还没有建立起档案管理系统。为了今后便于管理,在郑振铎的建议下,工作组决定将档案和图书分开保管和整理。
等待接收处理的档案资料和图书,涉及国民党总统府、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财政部、交通部等几十家单位,更有汪精卫伪中央政府档案60箱,不仅地点分散且数量庞大。
怎样能保证这些“宝贝”能安全快速地集中保管呢?工作组遇到了重重困难。
首先,搬运成了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或许今天看来,这不过是小事一桩,一天内便能搬运完。但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南京汽车很少,公共汽车也极少,人们出门办事儿,几乎完全依靠自己的双腿。
参与档案整理工作的人员合影
思前想后,搬运这事儿只能依靠南京市板车运输工会了,使用人力推拉木质的两轮货车。虽然每辆车装载数量有限,效率也低,但好在是有组织的单位,安全性能得到保障。
解决了搬运的问题,又有了新的难题摆在了工作组的面前:很多档案处于散装状态,搬运起来很不安全,最好都能装入木箱。
南京才解放不久,上哪儿能找到大批符合要求的木箱!
最终,工作组在南京市面上买到了一种长方形带盖大竹篓,解了燃眉之急。这种竹篓长55厘米,宽45厘米,高45厘米,属于就地取材的手工制品,货源充足,价格又便宜。把散失档案、资料放入竹篓内,虽然不能加锁加封,只要运输途中有专人押送,还是安全的。
分类整理档案资料工程量巨大,大体需要40-50人,工作组的人手远远不够。经中共南京市委的协助,先后又有二十几人加入了整理工作。
南京史料整理处成立
为集中管理国民政府遗留在南京的档案,1951年2月1日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南京史料整理处成立,接办了工作组的档案整理工作。
国民党政府崩溃惊惶逃窜时,当时南京政府的档案除了一部分焚毁外,大都遗弃下来,带走的一部分也沿途丢弃。
因此,南京史料整理处其后又从成都、重庆、昆明、广州和上海等地接收了大量国民政府中央机构的档案,奠定了馆藏档案的基础。
1964年4月,南京史料整理处改隶国家档案局,更名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由郭沫若先生题写了馆名。
如今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卷帙浩繁,共收藏有1354个全宗(保管单位),基本馆藏258万余卷(宗),此外还收藏有民国时期图书期刊资料7万余册。
经过几代档案工作者的努力,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在民国档案存史资政、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