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4月12日凌晨,国民党顽军大举进攻新四军在苏南的党政军领导机关的驻地溧水一带,企图制造出第二个“皖南事变”。
三个昼夜六场战斗,新四军十六旅和抗大九分校共四个团坚决回击,粉碎了国民党顽军十二个团的围攻。
这次战役的胜利,为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大发展和苏南抗日战场的大反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场自卫战役
1943年初,新四军二旅主力两千余人和抗大九分校由苏中南下溧水。在溧水期间,苏南新四军重新进行了整编,二旅和早些到达苏南的十六旅合编为新四军六师十六旅,王必成任旅长,江渭清任政委。
新四军十六旅旅长王必成(右)、政委江渭清(左)和苏南区行政公署主任吴仲超(中)合影
此时,苏南新四军主力增加到六千余人,大大加强了苏南抗日力量,引起了敌人的恐慌,其中也包括国民党顽固派。
1943年3月,蒋介石扬言“中国今后的命运,则在内政”,要在两年内解决“内政”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顽固派屡次抓捕新四军战士和行政人员,抢夺军需物资,准备从南面发起大规模进攻,消灭苏南新四军主力。
本着团结抗战的立场,新四军十六旅提出,只要国民党军队不再发起武装进攻,不捕杀行政人员,不抢劫军用物资,并允许我方人员上街采购,愿意做出适当让步。十六旅还呼吁地方士绅调节冲突,共同对付日伪军的“清乡”和“扫荡”。
但是,十六旅的种种努力均被拒绝。直至4月9日,国民党顽固派共调集12个团约1.5万人,分东、西两线向十六旅所在的溧水地区逼近。
苏南反顽战役示意图
紧急关头,新四军十六旅旅长王必成和政委江渭清毅然决定自卫反击,并将情况及时反映给了新四军军部。
“站在自卫的立场给以打击是必要的,但要严守自卫原则。”代军长陈毅当即指示。师长粟裕则来电具体指示:避开其锋芒,转入侧后,集中力量迅速解决其薄弱一路为宜。
遵照上述指示,王必成和江渭清迅速收拢部队,部署反顽作战,将十六旅5000余人全部集中在溧水、溧阳地区。
三天六场战斗
战役于4月12日凌晨打响,至4月15日凌晨结束,历时三昼夜,先后发生了六次较大的战斗,歼灭敌人1100余人。
战斗最先在上兴埠、七里山阵地打响,旅长王必成亲自指挥两个团进行抗击并歼敌一个营。在追击溃逃的敌人时,新四军战士查获了一个装有重要文件的公文包,迅速送往旅部。
原来,这是敌人的作战部署文件。
重要情报的获得,为这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王必成立马调整了原先的作战计划,命令部队停止追击。
新四军十六旅日常训练
然而,西线阻击战打得十分惨烈,抗大九分校坚守的阵地遭到了国民党顽军主力的猛烈攻击。抗大九分校从苏中转到苏南办学,虽有1200余人,但武器装备很差。他们坚守铜山、观山、芝山和尚山等阵地,与敌人殊死作战,弹药打完了就用刺刀、石块与攻上来的顽军拼杀。
经过长时间的血战,终因力量过于悬殊,观山、铜山相继失守,被迫撤向曹山和芳山阵地。
“不管多大困难,也要掩护苏南党政机关安全转移,把所有的部队带出去。你们看,甩开敌人向北冲,有没有把握?”王必成面对严峻战局,平静而坚定。
建议一提出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接着,王必成命令抗大九分校坚守芝山和尚山一线阵地,掩护主力部队向北突围。同时也给十六旅特务营下达死命令,不管损失多大,曹山阵地绝不容有失。
12日上午9时,顽军开始炮击曹山。特务营的战士们打退敌人一波又一波的进攻,牢牢守住阵地。三连连长宋玉琳在战斗中身负重伤,生命垂危之际还断断续续地嘱咐大家:“要……打退……敌人……守住……曹山!”
直至下午4时,国民党顽军也未能攻下曹山。特务营的战士完成了旅部下达的命令,为主力向北突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985年10月,江渭清参加苏南反顽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揭幕仪式
13日傍晚,十六旅主力向回峰山、北经巷发起进攻。守敌完全没有料到十六旅会突然出现在此,被打得措手不及,除一部分溃逃外,其余全部被歼。
14日午夜,各突围部队按照规定向指定的敌后地区转移。第二天天亮后,国民党顽军从东、西、南三路合拢而来,可新四军十六旅在王必成的率领下早就转移得无了踪影。
时刻关心十六旅处境的陈毅,在得知胜利的消息后,赞扬道:“当机立断,化险为夷。”
参考资料:《南京党史资料》
《王必成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