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三浦” 打响解放南京前哨战

发布时间:2019-04-20 15:59 来源:凤凰网江苏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集结长江北岸,国民党政权覆灭在即。

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人民解放军即于当夜发起渡江作战。

作为渡江战役的前奏和重要组成部分,“三浦战役”也正式打响。“三浦”,即浦口、浦镇和江浦,南京的直接屏障,被视为“桥头堡”阵地。

在渡江战役打响之前,“三浦”地区是国民党政府唯一一个位于长江北岸,并且重兵把守的军事据点。这里宛如国民党的一颗钉子,突兀地钉在江北。人民解放军要渡江,就必须拔掉它。

解放军渡江

解放军渡江

“三浦”——易守难攻的“北大门”

对于自己的政权中心南京,国民党军极为重视其安全和设防。在兵力、财力、物力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仍投入了许多本钱来加强防御。

国民党军修筑的防御工事从东北面的幕府山开始,经紫金山,围绕着南京东、南、西三面伸延,加上北面有长江天险,从四面为整个南京打造了“铜墙铁壁”。

江北的“三浦”是个三角地区,在国民党政府国防部看来,这里便是拱卫南京的北大门。

江浦县政府的所在地,周围筑有高大、坚固的城墙。它的东面、南面是一望无边的水网地带,地势低平;出西门向北至城北郊,是一片起伏不平的低山丘陵。求雨山、赵家山绵延在城墙边缘地带。城东、西、南三面有宽阔的护城河环绕。

在兵力部署上,国民党第二十八军第五十二师的一个主力团在这里把守,并把县保安大队配置在城西南,守护通往江边的要道。他们把通往县城的道路,全部用层层叠叠的沙袋严密封锁起来。

这,是一个易守难攻的防线。

“三浦战役”战前动员

“三浦战役”战前动员

解放“三浦”的重要任务,由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五军负责。接到作战命令后,第三十五军立刻着手制定作战方案。根据敌人的布防情况,三十五军制订了先打江浦、铺镇,再直取浦口的作战方案。

在军部会议之后,接连召开了团的干部会议和军人大会,进行战前动员。各班各排的战士个个心情激动,摩拳擦掌,请战书像雪片一样飞向各级指挥所。

为了确保战斗的胜利,三十五军还进行了充分的战前准备:为适应水网地区作战,他们向群众借来木盆,坐在木盆中练习划船;担任攻城突击的连队,建造了县城模型,研究爆破技术,熟悉进攻路线;侦察部队则展开缜密侦察,有时化妆潜入实地勘察,有时寻机抓俘虏讯问。

攻向“桥头堡”,解放军血战一夜

1949年4月20日,“三浦战役”的序幕正式拉开。

第三十五军越过滁河,越过老山,跑步向浦镇、十里桥、江浦县城等作战地点前进。

18时,一〇三师及其所属三〇七团、三〇九团,于县城以北六里许的朱家山一带,向县城内敌军事目标进行轰击。第一批炮弹就击中了敌团指挥部,迫使敌团部仓皇逃入地下室内。

20时,人民解放军开始清除江浦县城外围的据点。

21时整,攻城战斗开始。在进攻途中,攻城突击连——三〇七团一营三连遭城头及暗堡敌人的猛烈射击,牺牲了不少战士,但突击手们视死如归,浴血奋战,终于攻至城下。

数次云梯攻城未果后,爆破手邵士清冒着炮火,将炸药包送到了城墙脚下。

一声巨响后,勇士们应声冲了上去,但城墙还是没有打开缺口,又一次受阻于城下。

此时,已是21日凌晨,一营三连已有很大牺牲,全连只剩下40余人,攻城却仍未成功。

“三浦”解放,打开南京“北大门”

21日凌晨3时,中路大军胜利渡过长江的特大喜讯传来,战士们备受鼓舞。

于是,一〇三师发出了全线突击、强行攻城的最后命令。

三〇七团一营三连、二营四连经过苦战,几乎同时架云梯突入城内;三〇九团的三营九连则在城西北角打开缺口。

四面破城,敌军终于全线崩溃,像潮水一样夺南门向浦口方向逃窜。

21日早上8时,解放江浦县城的战斗全部结束。

红旗插上江浦县城

红旗插上江浦县城

这是一场艰苦的硬仗。由于敌二十八军是一支“王牌军”,负有守住南京北大门的“重大使命”,而江浦县城依山而建较为坚固,一〇三师共伤亡750多人,其中,绝大部分是三〇七团的指战员。

浦口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三浦战役”中牺牲的战士

浦口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三浦战役”中牺牲的战士

江浦县城解放后,一〇三师稍事休息,即接到直插浦口的命令。他们抄小道向浦口开去,边作战边前进。经过一夜的战斗,于22日天亮时解放了浦口。

一〇五师在解放江浦县城战斗打响后,对十里桥发起攻击,在21日上午10时,将该据点拔除。

一〇四师向浦镇之猪头山、大顶山、三顶山发起攻击,至22日拂晓完全解决战斗,浦镇全境解放。

至此,“三浦战役”取得全面胜利。

随着南京北大门的洞开,三十五军具备了进军南京的最佳出发位置,解放南京的号角吹响。

参考资料:

《南京党史资料》

《浦口革命斗争资料专辑》

《南京解放纪实》

《党史文汇》

【责任编辑:中国南京红色在线编辑部】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