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路、栖霞大道、六合大道……这些与南京城市相关的路名在西藏的墨竹工卡县还有许多。
这是西藏人民对南京感情积淀的见证,也诉说着南京对口支援助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
南京援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爱国青年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艰苦的岁月里奉献了宝贵的青春,成为西藏建设的开拓者。
墨竹工卡县的南京路
南京药剂师的援藏记忆
新中国成立之初,几乎在同一时段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抗美援朝,另一件就是进军西藏。在这样的背景下,激越的革命歌曲点燃了无数青年火热的心。
南京学生周锡良背起行囊,带着生活最必需的用品,加入进军西藏的行列。
进藏的路线是充满危险的,何况当初川藏公路还在建设中。天路艰险,但是当时怀抱报国理想的人们,却一路上唱着歌克服了种种困难。
两三天后,周锡良等人终于到了目的地——甘孜。
在甘孜卫生部门诊室工作时,周锡良接触到了前方修路和在甘孜修建机场的伤病员,更觉他们的不易。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许多年轻力壮的战士,因高山反应和超负荷劳动,体力不支而病倒了,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上世纪50年代,周锡良踏上援藏之路
许多和周锡良一样刚参军不久的女兵,不顾天寒地冻、高原缺氧,起早贪黑抢修机场,巾帼不让须眉。
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女兵们的皮肤晒得黝黑,双手粗糙裂痕累累。晚上,大家就睡在寒冷潮湿的帐篷里,忍受寒气侵袭……
然而,就是这样恶劣的环境,也没有人叫苦、埋怨,所有人都坚持着。
1952年3月底,周锡良被分配到昌都地区解放委员会卫生队药房工作。那也意味着,周锡良三年军旅生活结束,从此转业到地方,成为一名西藏医药卫生工作的开拓者。
作为早期进藏人员,周锡良将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西藏。援藏期间,她与军人朱平相知相恋。两人一起建设祖国的大西南,直到改革开放后回到南京。
朱平、周锡良夫妇
时光荏苒,如今的周锡良和丈夫朱平早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人,每每回忆起那段宝贵的经历,他们总是神采奕奕:“从来没有后悔去西藏,而是感到非常自豪,那段经历让我的一生变得非常有意义。”
情牵古城墨竹工卡26载
墨竹工卡,一座让南京牵挂了26年的西藏古城。
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总结了历次援藏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重大决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援藏号召
1995年,对口援藏正式实施。6月,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南京第一批援藏人员奔赴拉萨的东大门——墨竹工卡县,从此拉开了南京对口援藏的大幕。
对口援藏开展以来,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把墨竹工卡县的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纳入南京市总体规划,切实加强对援藏工作的组织领导,在人力、物力、财力、智力、项目等多方面不断加大援助力度。
墨竹溪桥工程(图自紫金山新闻)
在第一批援藏干部的带动下,墨竹建成了第一所希望小学,成立了第一家上规模的乡镇企业;第二批,为墨竹建设了第一座有线电视台、第一座党员干部培训楼……第九批,开设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特训营、创立了县级产业园、启动了溪桥工程等,还为墨竹走出去打造了“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等。
26年来,南京市累计选派9批29名援藏干部、15批52名援藏医生、2批12名援藏教师到县任职,投入援藏资金和物资共计7亿元,援助项目近500个,补齐了基础设施和民生事业短板,填补了墨竹工卡县发展史的一个又一个空白,为实现全面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墨竹工卡县8个乡(镇)40个贫困村完成减贫1644户7591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4.88%降至0,建档立卡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0元升至12746元。
可以说,南京高质量完成了各项对口帮扶任务。
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上,南京将把民生保障作为援藏工作的重中之重,聚力农牧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聚焦基层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多渠道拓展就业创业岗位,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山河远阔,逐光而行,用脚丈量,用心度量,南京援藏人永远在路上……
参考资料:人民日报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