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月31日,驻南京中共代表团的一位新闻发言人,就两天前美国正式宣布退出三人军事小组(三人会议)及军调部一事发表谈话。
早在1946年七八月,美国海军陆战队配合国民党军队,以“巡逻”为名侵入冀东解放区,即“安平事件”之后,美方就发表声明,宣布“调处”失败。
这位敢于抨击美国,直言“这是美国实行反动政策与国民党破坏政协的必然结果”的年轻发言人,就是长期奋斗在新闻战线上的译者梅益。
梅益
曲线办报,突破新闻封锁线
梅益原名陈少卿,广东潮安人。因家境贫寒,他缴不起学费而无缘于大学。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在北平落了脚,每日揣着窝头或烧饼填肚子,如饥似渴地在图书馆汲取知识。
在看完大量文学名著后,他将目光投向英语。凭着兴趣与执着,没有老师的辅导,梅益仅靠着一张张小卡片反复背诵,硬是在一年半后能够大致看懂英文。
1934年,梅益开始在北平、天津、上海等各地的报刊上发表散文与译作,微薄的稿费改善了他极度拮据的生活状况。
在陈伯达的介绍下,梅益加入了北方“左联”。后为了躲避白色恐怖,他辗转来到了上海,参与编辑出版上海“左联”的机关刊物《每周文学》,并参加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抗日救国运动。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日军以各种手段禁止上海新闻界的抗日宣传,《申报》、《大公报》等先后宣布停刊,其余多家报社纷纷选择外迁。
面对日伪的新闻封锁,中共江苏省委紧急召开会议。当时,由于受到各国的保护,租界出版的多家外国报刊仍继续刊行。江苏省委决定筹办一个纯翻译性质的报纸,译介外文报刊中有利于中国抗战的消息,来避开日军的新闻检查与干涉。
梅益时任中共上海市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文委书记,报纸的筹备任务落到了他和夏衍的身上。通过拉投资、借贷以及《大公报》原广告部主任的帮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译报》横空出世。
《译报》
八开四版的《译报》,所选新闻皆与中国抗战有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但也因此引起了日伪的注意。1937年12月20日,这份刚刚创刊11天的报刊,被迫停刊。
见此路不通,中共江苏省委又想出一法:雇佣两名英商大学图书公司的外国人,挂着洋商招牌出版。只领干薪不做事,两名外国人听闻后爽快地答应了。次年1月21日,报刊更名为《每日译报》恢复出版。
这份明为英商报纸,实为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成为上海抗日救亡的战斗号角,曾登载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告全国同胞、国共两党同志书》等重要文献,动员了“孤岛”时期上海各界联合起来与日伪进行斗争。
遗憾的是,英商发行人后向日伪妥协让步,该报于1939年5月18日迫令停刊,此后复刊无期。
搜集情报,在梅园新村以发言人身份活动
重庆谈判之后,梅益在上海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创办的《建国日报》被国民党封禁,此后更有特务闯入他的家中。考虑到梅益的人身安全,上海地下党负责人与周恩来商量之后,将其安排到南京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工作。
从上海到梅园新村的当天晚上,周恩来就亲自接见了梅益。由于当时经常要举行新闻发布会,梅益又一直从事新闻工作,周恩来委任他负责新闻处工作,担任中共代表团发言人。
当时,梅益的主要工作包括将共产党活动包括前线战事的消息通报新闻界、回答新闻界提出的问题、搜集情报以及部分接待工作。
由于新闻记者接触面广、消息快又多,梅益一方面团结进步记者,另一方面争取做反动记者的工作,同时,还从中获得了不少敌人的动态。
一次,国民党企图在苏北战场动用毒气弹,此消息被某记者透露给梅益,梅益立刻向周恩来和党中央汇报,并在报纸上揭露国民党的真面目,使国民党顿时处于被动状态。
1946年11月16日,周恩来在南京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国共和谈彻底破裂,后率领中共代表团部分人员返回延安。梅益留下来协助处理善后事宜,直至次年3月,才在《南京人报》等报纸上发表了《告别声明》,和代表团其他留守人员一起撤退。
梅益陪同周恩来会见外宾
【延伸阅读】“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1938年,时为《每日译报》编辑的梅益,收到了八路军上海办事处负责人刘少文送来的一本书。
“这本书描写了一个苏联青年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故事,党组织认为这部作品对我国读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读者一定有教育意义,希望你能够把它作为组织上交办的一项任务翻译出来。”面对刘少文的叮嘱,并不是专业翻译的梅益没有犹豫就应了下来。
想必大家也猜到了,这本书就是影响了几代人的苏联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接到任务时,梅益只有二十多岁,和作者一样怀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理想与热忱。艰苦的地下斗争时期,梅益的妻子与两个幼子先后逝亡,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工作,翻译完成了这部小说。
1942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由上海新知书店出版发行,在解放区青年读者中广为传播,“保尔精神”也成为激励无数年轻人在革命浪潮中成长的精神动力。
参考资料:《南京党史资料》、《世纪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