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闯虎口 为周恩来取回机密文件

发布时间:2019-02-01 09:27 来源:凤凰网江苏

1934年2月1日,南京雨花台刑场,一位女共产党员在凛冽寒风中昂首挺立,慨然赴死。

在这之前,生的大门曾向她敞开:只要到反省院进行反省,就有机会获得保释。对此,她作出选择:“宁为革命死,绝不去反省院。”最终,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徐全直

徐全直

她,就是巾帼英烈徐全直,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陈潭秋的妻子。

掀起“女师学潮”,震撼武汉三镇

徐全直(1902—1934),又名虔知、宛明,湖北沔阳(今属汉川市)人。因为在姊妹兄弟中排行第二,所以家人习惯叫徐全直“二妹子”。

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陈潭秋

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陈潭秋

1918年,逃婚到武昌的徐全直考取了湖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陈潭秋、刘子通分别是徐全直所在班的英语、国文老师。在陈潭秋影响下,徐全直接受进步思想。

1921年夏天,由陈潭秋发起,徐全直、夏之栩等十多位同学共同创办了妇女读书会。据悉,这是湖北省第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妇女革命团体。自此,徐全直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

徐全直的进步行为,在以校长王式玉为首的女师顽固势力眼中,却是“害群之马”,只是碍于陈潭秋、董必武等进步教师的支持,校方未能采取行动。

女师学潮七君子。前排坐者左为杨子烈,右为陈媲兰;中间站立者从左至右分别为徐全直、夏之栩、袁震之;坐在后面大石头上的左为袁溥之,右为庄有义

女师学潮七君子。前排坐者左为杨子烈,右为陈媲兰;中间站立者从左至右分别为徐全直、夏之栩、袁震之;坐在后面大石头上的左为袁溥之,右为庄有义

1922年,国文教师刘子通因传播妇女解放思想,被校方解聘,引起学生强烈不满。徐全直、夏之栩等作为代表与校方交涉,先后组织两次罢课,形成社会广泛关注的“女师学潮”,震撼了武汉三镇。

学潮后,徐全直离校,开始革命生涯。1923年2月,在中共领导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徐全直日夜奔走,为各工团传递消息,积极支援工人斗争。

同月,经历学潮、罢工斗争等考验的徐全直,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国共第一次合作后,陈潭秋与徐全直奉命调回武汉,组建中共武昌地委。志同道合的两人,于1925年结为革命伴侣。

奉周恩来之命,虎口智取机密文件

婚后,徐全直夫妇辗转在武昌、南昌、上海等地从事党的工作。

1929年,夫妇二人被调回上海,徐全直在中共中央机关做交通联络工作。许多党的重要文件和指示,经徐全直奔走,传递到各个秘密联络点。

1931年七八月间,周恩来找到时任中共江苏省委机关交通员的徐全直,交给她一项重要任务:与戚元德一起,到一位已被捕的同志原住处,取回中央组织部的一份机密文件。

周恩来强调,文件十分重要,放在一张办公桌抽屉夹缝,一旦落入敌人之手,不少同志的生命将受到威胁。

戚元德

戚元德

徐全直当即找到戚元德准备行动。此时,该住处已被国民党特务牢牢盯住,存放机密文件的房间也住了两个特务。

无法硬闯,只能智取。二人秘密打听两个特务的行踪,得知每天早晨他们要出去吃早饭。基于此,一套周密的计划出炉。

第二天一早,戚元德化装成一位阔太太,坐上人力车赶到目的地,假装要租房子,闯进了那所房子。徐全直则在附近策应。二人里应外合,巧妙地躲过耳目取回文件。

据说,周恩来接到这份文件时,如释重负。

拒绝“出狱反省”,宁为革命死

1933年初,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往中央苏区,徐全直夫妇也要随中央一起前往江西。无奈徐全直当时正处于临产期,陈潭秋只好暂别妻子,匆匆踏上赴中央苏区的征途。

这一别,竟成了两人的永诀。

陈潭秋离后不久,徐全直生下了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孩子生下后,徐全直把他寄养在湖北同乡潘家,自己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1933年6月20日,徐全直到上海厦门路56号(党的秘密联络点)办事,不料,该联络点已被国民党破坏。徐全直被埋伏的特务当作“可疑分子”抓了起来,不久押往南京宪兵司令部关押。

徐全直化名“黄世英”,没有暴露真实身份,并在狱中鼓励难友斗争。为了改善政治犯的生活条件,徐全直秘密串联狱中的党员,团结难友,进行绝食斗争。最后,狱方不得不同意他们提出的条件。

与此同时,徐全直的母亲四处奔走,为女儿争取到“反省出狱”的机会。面对一线生机,徐全直坚定地表示:“宁为革命死,绝不去反省院。”

狱中,典狱长为劝降,质问徐全直:“你是一个母亲,你丢下婴儿不顾,你的母爱哪里去了?”徐全直怒斥:“你们这种人丧尽天良,杀人不眨眼,有什么资格谈论母爱!”回牢房后,徐全直大哭一场。

最后,国民党当局以“拒绝坦白自新,诲谩公职人员,妨碍他人自新”的罪名判她死刑。

1934年2月1日,徐全直在南京雨花台就义,年仅32岁。她的遗体被收葬于南京水西门外,立碑“古复(即湖北沔阳)徐全直女士之墓”。

徐全直牺牲近10年后,1943年9月,陈潭秋与毛泽民等在新疆被军阀盛世才杀害。

参考资料:

《雨花魂》

【责任编辑:中国南京红色在线编辑部】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