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9月,南京长江北岸,中共浦口地方委员会成立,这是江苏省首个中共地委组织。
次年2月24日,浦口地方委员会改称为南京地方委员会,吴芳任书记。
这位年轻的书记深入工人群众进行宣传工作,短短8个月的时间里,就使南京地委党员人数由53人增加到146人。
吴芳画像
远赴苏联,求学路上险遭不测
1921年的春天,冰雪刚刚消融,吴淞港码头上,吴芳、刘少奇、任弼时等人怀着救国救民的革命抱负,奔赴苏联学习。
轮船在海上颠簸数日,经日本长崎到达海参崴,刚与接头人碰上不久,吴芳等人就被抓了起来。
当时的海参崴尚混杂着日本军队,张作霖的总领事馆也设在那。怀疑这群学生是受孙中山所派,总领事馆将他们抓去严加审问。
审问过程杀气腾腾,两旁站着的人拿着刀枪,施加压力。但无论领事馆的人如何威胁恐吓,他们都一口咬定自己是“做裁缝的”。
没有收获的总领事馆虽放了吴芳等人,却不死心,通知他们驻伯力的领事馆多加留意。但伯力已是苏联红军管辖之地,学生们到了那如同鱼归大海,领事馆的人鞭长莫及。
经历近3个月的艰苦行程,吴芳等人终于到达了莫斯科东方大学。在那里,他们学习政治经济学、国际工人运动史、俄文等课程。此前在外国语学社中学习过俄语的吴芳很快脱颖而出,同年冬即率先由团员转为共产党员。
任弼时(左一)等留学生在莫斯科合影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留学生每日的伙食份额只有一块黑面包和几个土豆,这对于大小伙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寒冷的冬季夜晚,仅裹着毯子和大衣的吴芳时常难以入眠,他便在脑海中复习着白日的功课,直至困意来袭。
1922年,成绩优异的吴芳被调到苏联远东担任华工视察员,在各地进行巡视,直至回国。
全省首个中共地委成立,他任书记
1925年5月,吴芳被分配在浦口党支部工作。
五卅惨案发生后,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南京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帝运动。吴芳领导浦口、浦镇1000多名铁路工人渡江,在南京城内游行示威。随后又开展募捐运动,将所得捐款送交救济罢工委员会统一发放。
9月下旬,上海区委批准,江苏省首个中共地委——浦口地方委员会成立,后改称南京地方委员会,吴芳任书记。虽身为书记,吴芳仍坚持深入工人群众,积极发展党员。
利用募捐结余的7000多元,在下关虹门口炎帝庙内,南京五卅工人学校办了起来。选址在此,主要考虑到下关是当时南京主要的工商业区,各业工人近10万人,占全市工人的70%。
校舍有些简陋,是一栋上下各三间的两层楼房,学校里也只有三位教员和一名工友。在党、团的组织领导下,学校积极培养进步工人和工人子弟。
经由吴芳的推荐,教员吕文远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组成中共南京下关支部。就此,南京五卅工人学校成了下关地区工人运动的中心。
正是这样不懈宣传努力,8个月内,南京地委党员人数由53人增至146人,下辖支部也由4个发展到6个。
期间,中共南京地委和共青团南京地委多次领导南京市民,举行集会游行,发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出兵奉天侵犯中国领土与主权”、“反抗日本炮击大沽口”等声声呐喊。
为革命英勇就义,死亦为鬼雄
鉴于其领导才能,吴芳又先后前往上海、山东等地从事工人运动领导,建立党的组织和发展党员。
1927年4月,吴芳代表山东党组织参加了在武汉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党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山东省委,并指定吴芳为书记。
但就在吴芳回到山东时,正值中共山东区委机关遭破坏,两名共产党员被杀害,吴芳也遭到敌人的通缉。为其安全考虑,吴芳改任青岛市委书记。
当时市委机关设在阳谷路38号,外为木炭铺,内藏许多武器。
为掩护吴芳,中共青岛市委员会委员李兆歧等人开了一间汽车行,吴芳就住在楼上。同时为了欺骗敌人,他们还请了个武术老师教他们习武。
1930年7月,为贯彻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总暴动和集中进攻中心城市的计划,党中央决定在武汉建立长江局。
1930年汉口街头
虽对当时党中央的“左”倾冒险主义计划有意见,但本着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吴芳、李震瀛、张金保三人仍设立了秘密活动点,提出“举行总同盟大罢工,夺取政权”“夺取武汉”等难以实现的口号。
国民党反动派为防止暴动,实行了各种镇压措施,军队日夜巡逻,密探遍布全市。7月起全市戒严,每至晚上9点就阻断交通。8月起,更执行蒋介石密令,共产党案件全由武汉警备司令部办理。共产党员一经逮捕,即实行枪决。
9月16日,由于汉口区行委委员宋惠和被捕叛变,吴芳等大批同志被捕。面对国民党高官厚禄的引诱,吴芳凛然拒绝:“我为革命,死亦为千秋鬼雄,永不变节!”遂英勇就义,年仅31岁。
参考资料:《南京英烈 第1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