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30小时 我为祖国制国旗

发布时间:2019-09-29 10:02 来源:

1949年的金秋,石榴金红,梧桐子熟,重回人民手中的古都南京,处处尽显勃勃生机,人人满怀欢欣希望。

9月29日,临近城西汉中门城墙内侧石鼓路旁的南京被服厂,在晨曦中迎来了新的一天。工人们像往常一样,迈着轻快的步伐跨进工厂的大门,开始完成自己手里的工作。

显然,工人们还不知道,有一项紧急的生产任务在等着他们。

国旗制法公布

南京被服厂接到紧急任务

南京被服厂原为国民党政府联勤总部首都被服试验厂,南京解放后该厂被人民解放军接管并重新组建,恢复了生产。

工人们刚开始手中的活儿,一个消息经工厂军事代表和工会主席传达布置,很快在全厂近两百名工人中传开了:《国旗制法说明》公布了。

这不,各地都忙活起来,为即将到来的开国大典制作国旗,南京也不例外。南京市总工会给被服厂下达了紧急的生产任务:36小时内赶制18000面五星红旗。

工人们听到此消息,无比兴奋,整个工厂沸腾了!因为大伙儿心里都明白,赶制出第一批五星红旗,是一种光荣,一份信任,一次重托。

工人们来到工厂门口,焦急地等待着制旗材料运到。当装载着500匹红、黄、白布的卡车开进厂里时,大伙儿一拥而上,卸的卸,抬的抬,很快就将布匹搬进了厂房。

解放前夕,国民党溃退时迁走了厂里主要的缝纫设备。所以说,被服厂的工人们面对的不仅仅是紧迫的时间,还有十分简陋的生产条件。

眼前的困难并没有吓倒工人们,每个人按照各自岗位的分工,快速投入到了生产中。缝纫工人自告奋勇地将家里的脚踏缝纫机带到厂里继续生产;打样的工人细心地摆好五星红旗的样板,一次就打出10张样稿……

裁的裁,缝的缝,贴的贴,工房里剪刀的“咔嚓”声和缝纫机的“轧轧”声交织在一起,伴随着工人们的欢声笑语。

赶制国旗的工作,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我长那么大,第一回做自己的国旗,心里欢喜得直发慌!”像女工许秀兰这么激动的工人,并不在少数。

华东军区三野文工团在南京被服厂为赶制国旗的职工鼓劲

身着解放军制服的工厂军事代表和军事接管后进驻工厂的华东军区三野文工团的文艺战士,不时从各工房进出,用演讲、表演为紧张劳动的工人们鼓劲儿。

不多时,一面刚完工的国旗被军事代表高举在每个工房里展示,大伙儿看了之后高呼:“咱们的第一面国旗诞生了!”

昼夜连续奋战

18000面五星红旗如期完工

夜幕渐渐降临了,南京被服厂里却是灯火通明,工人们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紧张地忙碌着。

原来,职工江宜洲上午主动提议,为了不耽搁开国庆典之用,按时完成制作国旗的光荣任务,全厂人员不休息连夜加班生产。

他的提议得到了大伙儿的一致认同。电工周鸿高一听说要加夜班,仅用两个小时就利索地把工房里30余盏电灯全部安装上,为大伙儿赶工争取了时间。

“我做了二十多年工,这是第一次亲手制作自己的国旗,熬夜干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几十年的斗争为的就是今年,能不高兴吗?加夜工算什么苦,简直是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话语间满满的骄傲。

南京被服厂女工精心赶制五星红旗

一名手提老式莱卡照相机的解放军同志闻讯来到了南京被服厂,他就是新华社解放军前线分社摄影记者邹健东。此刻,工人们面带笑容专注劳动的场景深深地吸引了他,他举起照相机,随着“咔嚓”的快门声,这些珍贵的画面瞬间定格为永恒。

看似寻常的画面,展示的是工人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当家作主的责任心、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以及对新生活的无限憧憬。

南京被服厂职工昼夜奋战,精心赶制出了18000面五星红旗,提前6小时圆满完成了任务。9月30日午后,当满载五星红旗的卡车驶离工厂时,全厂职工欣慰地笑了。

岁月流逝,当时参加赶制国旗的工人有的已到耄耄之年,有的已经离开人世,但照片总在告诉着后人那令人难忘的时日。

参考资料:《赶制新中国第一批五星红旗》

【责任编辑:中国南京红色在线编辑部】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