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红 特批的家庭地下党支部

发布时间:2019-10-29 11:16 来源:

1995年10月29日,老党员王嘉谟去世。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嘱咐朋友代送花圈,并亲拟了挽带内容。

这位深受江泽民主席尊敬的老党员,曾是南京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其二弟王嘉猷更是江泽民的入党介绍人。

王嘉谟兄妹七人先后走上革命的道路,成立家庭地下党支部,像一把尖刀插在敌人的心脏里,为解放南京作出了突出贡献。

白色恐怖下的红色堡垒

王家兄妹的父亲王锦州是个开明的知识分子,为人正直,极富爱国心。早年留学日本学医的王父在南京开设了私人诊所,后来这里也成了中共南京地下党组织的秘密据点。

在王父的教导下,兄妹几个对日寇有着刻骨的仇恨,从小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这其中,大哥王嘉谟受父亲的影响最深,是大家庭中的革命领头人。

王嘉谟在中央大学读书期间,不仅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青年救国社”,还参与领导了“倒樊运动”、“清毒运动”等学生运动。

6.jpg

二弟王嘉猷上海交大的毕业照

在大哥王嘉谟的带领下,二弟王嘉猷、三弟王嘉训、四弟王嘉言都加入了党组织,用自己的方式与敌人做斗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嘉谟一家搬到了南京宁海路福音里3号居住,这里的居住环境十分适宜用来进行地下活动。

所以,当中共南京地下市委公务员工作委员会成立时,市委委员朱启銮决定,以王家住房作为工委开会和活动的地点。

这样一来,王家来来往往的人就多了起来,王家全家老小自然也成了义务的警卫员。每当家中有“大事”时,大家都能自觉而警惕地守卫在各个岗位:大嫂是责任警卫;母亲忙着为客人们准备饭菜茶水;五弟和七弟在院子内外玩耍巡逻;四弟和六妹在门口台阶上拉手风琴,及时传递信息……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这个门口挂着“留日医师王达五诊所”的小洋房,实际上是南京地下党组织秘密活动场所,被人们称为“白色恐怖下的红色堡垒”。

7.jpg

福音里3号的全家福

出于地下工作安全的需要,王家兄弟给常来的人都起了熟悉的外号,还在显眼位置设置了特定的暗号,如在阳台上放一盆花等等。王嘉猷每次从上海回到家,都是打口哨或是在门上敲几下约好的暗号。在全家的努力与配合下,这个党的秘密活动地点从未出过一次差错。

除此之外,王嘉谟家还是一个秘密的通讯站。他们用一台美国军用短波收音机在深夜里收听延安的广播,传播党中央的声音。大嫂傅积嘉边听边记录,然后和王嘉谟一起刻字油印。弟妹们则负责看门放哨和帮助散发传单。

特批的家庭地下党支部

1949年初,淮海战役取得胜利。为迎接南京解放,地下党组织需要将南京国民党中央和地方机关详细情况等调查清楚,以备顺利接管。

这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艰险的任务,毕竟档案资料分散在各个机关内,集中各方面的人分头调查整理,很容易被特务发现。

而此时,王家已有5名地下党员,若能把5名党员组织关系集中到一起来完成这项任务,会安全隐蔽很多。

8.jpg

家庭党支部成员。前排右起:大哥王嘉谟、大嫂傅积嘉;后排右一:三弟王嘉训、右二:四弟王嘉言

在公务员工委会的提议下,南京地下党市委特别批准了在王家建立家庭地下党支部,支部书记为王嘉谟。

就这样,5人支部在国民党中央政府的眼皮子地下开展了秘密调查工作。等到调查结束时,党支部已经拥有了一整套按地块划分的南京市国民党各级机关单位的地籍图和登记册。

考虑到将来接管工作的需要,5人又按照组织系统分类,整理出一套国民党行政机关隶属关系及地址明细表。根据这两套材料,军管会在南京解放的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就顺利地完成了对国民党政府1191个机关单位及1930处房地产的接管工作。

由于任务完成得及时而出色,南京解放时,军管会主任刘伯承司令给予了家庭地下党支部高度的赞扬和评价。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家庭地下党支部的5个成员陆续由军管会分配工作,走上了新的岗位。至此,隐蔽的地下工作状态正式结束,5人家庭地下党支部也自行宣告解散。

虽然家庭地下党支部解散了,但这段光辉的历史赢得了所有人的赞扬,这个“白色恐怖下的红色碉堡”成为人们无比羡慕的“全家红”。

参考资料:《战斗在敌人心脏的家庭地下党支部》

【责任编辑:中国南京红色在线编辑部】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