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1日,中国空军成立70周年纪念日。
在中国空军的飞行员队伍中,有这样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击落过日、美两国战机,开国大典第一个驾机飞越天安门上空受阅。
他就是邢海帆,曾任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飞行技术检查主任等职,与南京有着颇深的渊源。
国民党王牌飞行员,秘密加入共产党
邢海帆原名邢文卓,1916年出生于四川省阆中县。
1937年,邢海帆高中毕业,正值国共合作、举国抗战。受航空救国思想鼓舞,他先后进入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空军军官学校学习,还曾去美国留学深造。
邢海帆
原本,飞行技术好的邢海帆,只需在中国空军军官学校担任飞行教员。但他心系祖国,一直积极要求到作战部队,直接参加对日作战。
在抗日战场上,邢海帆经历了大大小小的空中生死搏斗。他曾击落击伤敌机11架,多次受到嘉奖、记功,并得到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颁发的作战军功集体荣誉章,晋升为空军上尉。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内战,邢海帆坚决反对。请长假、拒绝执行任务、言谈间流露着反战情绪……1946年10月,邢海帆调入笕桥空军军官学校,脱离一线国民党军飞行部队。
在军校,邢海帆秘密接触地下党,几次冒着被盯梢的风险到上海找关系,还偷偷收听延安的广播。在地下党的启发下,1947年9月26日,邢海帆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和同志们一起,成立中共笕桥航校党支部,坚持地下工作。
邢海帆发表在《中国的空军》杂志上的署名文章
开国大典“领头雁”,带领战机飞两遍
1948年6月,邢海帆奉党的指示撤回西柏坡,后参加东北航校的创建与教学工作。1949年8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飞行中队在北平正式成立,邢海帆任代理队长,同时担任开国大典空中受阅总领队。
这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一方面,当时距离开国大典仅有1个月,时间紧迫;另一方面,参加空中受阅飞行的17架飞机机种复杂、器材老旧,来自四面八方的飞行员们彼此陌生。
为确保全队能顺利地飞过天安门上空,邢海帆和大家一起反复研究,确定受阅方案。其中,受阅飞行高度既不能飞得过高,不便于首长和群众观看。考虑飞机陈旧,也不能飞得过低,这样受阅过程中,一旦有故障,可以滑到郊外迫降,不危及群众。
如何让不同速度的飞机保持好空中编队?邢海帆和队员一起,多次在地面摆着飞机进行模拟演练,他还先行试飞,掌握一手资料。由于没有航空地图,邢海帆找来五万分之一的北平地图,不停测算,终于标定航线。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飞机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
10月1日,邢海帆等人一早在机场集合。受阅飞机整齐地停放在起飞线上,战斗机飞行员则随时做好战斗起飞的准备。下午3点,机场广播传来开国大典的盛况,飞行员们心情无比激动。
“起飞”命令传来,作为“领头雁”的邢海帆,立即带领空中编队飞向天安门。因为飞机数量不够,邢海帆还率9架P-51战斗机右转弯,衔接在第6分队教练机的后面,再次通过天安门。
当晚,在北京饭店盛大的国宴上,刘少奇副主席、周恩来总理看到邢海帆时,都称赞说:“你们飞得好!”
倡议修复抗日航空烈士公墓,为烈士立碑
1950年6月19日,空军混4旅在南京成立,邢海帆被调往该旅第11团任飞行大队长。朝鲜战争爆发后,已担任飞行副团长的邢海帆奉命率部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进行更为惨烈的空战。
当时,邢海帆一共参加轮战4个月,驾机率部战斗起飞70余次,击落击伤敌机2架,荣立二等功。战友们都说:“跟着邢副团长空战,干净!利索!”
奉调回国后,邢海帆历任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飞行检查主任、解放军空军学院研究处处长、高级班主任等职,直至1982年离休。
离休后担任北京航空联谊会会长的邢海帆曾多次来南京,为倡议修复抗日航空烈士公墓、建设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纪念馆,以及帮助南京筹建航空联谊会奔走、呼吁。
抗日航空烈士公墓
南京紫金山北麓,长眠着一批在抗日战争中血洒长空的中国、美国和苏联空军飞行员,公墓建成后曾先后两次被毁。在邢海帆奔走下,军地先后拨款,修建抗日航空烈士公墓,南京军区空军首长还派出一个连的兵力,参与修复被毁公墓。
公墓修复了,邢海帆又倡议建立航空烈士纪念碑,得到中央统战部的批准。1995年9月,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正式落成。该碑由主碑和刻名碑组成,主碑高15米,宽4米,刻名碑上以中文、英文、俄文刻上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大地上牺牲的航空烈士。
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揭幕典礼
为准确无误地搜集这些名单,邢海帆等人耗费了五六年的心血。为防遗漏,他们还在刻名碑上留有空地,以便查到一个补刻一个。
如今,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集公墓、纪念碑、纪念馆三位一体,是世界上首座国际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被列入国家首批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参考资料:
《中国人物年鉴1996》
《军事历史》
综合新华报业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