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在南京梅园新村建树周恩来铜像。 雕塑,是一段凝固的历史。 每当人们步入梅园新村,都不禁抬头久久地凝望着铜像,感怀总理的革命风采。
2013年9月18日,第22个全民国防教育日。这一天,南京市宁海路街道三步两桥社区有件大事发生——全国首个社区海洋国防教育馆开馆。 这一创新之举,为加强群众性海洋国防教育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烈士之一姚爱兰,曾就读于南京晓庄师范小学部。晓庄师范被反动当局查封后,身为共青团员的她积极加入护校斗争,后遭逮捕。 1930年9月17日,姚爱兰就义于雨花台,年仅18岁。
1999年9月15日,第七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结果揭晓,由南京市宣传部、南京电视台等联合摄制的大型文献纪录片《风雨钟山路》入选。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职能任务的转变,大力发展军事院校,建设一支高度现代化、正规化的国防军,成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1950年9月13日,聂荣臻就陆军大学校址问题向毛泽东呈送报告,毛泽东同意选址南京。 新中国第一所最高军事学府就这样在南京建设起来。
1947年9月12日,一位著名爱国将军病逝于山西临县。他就是被毛泽东赞誉为有“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的续范亭。 临终前,续范亭给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写了封遗书,提出加入共产党。
作为从血与火中走出的开国少将,张玉华在退休后仍始终想着人民、想着党。 2017年9月11日,南京各大报纸刊发张玉华逝世的消息,这位“慈善将军”永远地离开了,享年101岁。
1937年,上海沦陷。 但仍有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不顾个人安危,选择加入共产党。钟沛璋就是其中一位。 1939年9月9日,钟沛璋在一座寺院的假山洞里宣誓入党,以全新的面貌踏上一个新的征程。
经院长刘伯承监考,成绩优异的雷绍康留校任教。他牢记刘伯承“治军先治校”的教诲,身体力行,兢兢业业,为军队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在南京军事学院,雷绍康一干就是20多年,直至1974年9月8日病逝于南京。
1944年9月6日黄昏,一批全副武装的伪军集结在南京高淳县花墙门村,气焰嚣张地催粮逼款,拉丁抓伕,村民对他们恨得牙根发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