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11日,原南京军区顾问孙克骥在南京逝世。 这位从革命老区武夷山走出的共和国开国少将,秉性正直。虽未读过大学,但文化素养深厚,文章被誉“颇有鲁迅之风”。
1943年3月10日,溧水甘戴村这个平时不起眼的小村落迎来了一件大事——抗大九分校的开学典礼。
1950年3月9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发布命令,将原中央博物院更名为南京博物院,任命徐平羽为院长,曾昭燏为副院长。
1935年3月8日,南京各大报纸在显要位置刊登出了这样一则消息,轰动全城。几个月来,戏剧《娜拉》一直处于舆论的漩涡中,而本剧娜拉的扮演者正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王苹。
1947年3月7日,董必武等74人乘美军飞机由南京返回延安。至此,第二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这位百岁将军,历经皖西北游击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新中国成立后依旧坚持战斗。 1960年,周恩来任命顾鸿为南京工程兵学校校长。近20年军校领导工作中,顾鸿让抗大校风在南京得到发扬。
1929年3月4日,腥风血雨年代一个凄苦的日子,武昌阅马场上,在一阵伴有高亢的“共产党万岁”口号的凄厉枪声中,16位坚强的志士倒下了。
1942年3月2日一大早,一群特务包围了南京城内的一处民宅,附近凡是二十出头的女孩都被一一盘查。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读于中央大学的中共党员朱为捐。
1956年3月1日,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会开幕,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携话剧《杨根思》赴京参演。 杨根思的扮演者李传弟,内心十分忐忑——自己是新演员,只经过短短两个多月的排练,甚至一些台词还未背熟。
1905年2月28日,许世友出生在大别山腹地的许家洼。这个爱爬山攀崖、捉鸟撵兔的山里娃,常被小伙伴们戏称为“赤脚将军”。
南京市江宁区西南,云台山东麓,坐落着云台山抗日烈士陵园,65位新四军烈士长眠在这里。80年前,这里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云台山的每一寸土石,都见证了烈士们当年浴血奋战的悲壮。
1949年2月25日,这艘名叫“重庆号”的巡洋舰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起义成功,经过25小时、520海里的航行,胜利抵达解放区的第一大港——烟台港。
1925年9月,南京长江北岸,中共浦口地方委员会成立,这是江苏省首个中共地委组织。次年2月24日,浦口地方委员会改称为南京地方委员会,吴芳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