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7 庚子年  正月初三
星期一

潜伏海峡对岸 永不褪色的枫叶

1950年1月,身在台湾的中共地下党员朱枫顺利完成任务,得到上级指示:“速回!”

即将凯旋的喜悦中,她给在上海的丈夫捎去一封信,内容只有短短的七个字:“凤将于月内返里。”

然而,这竟成了朱枫与亲人最后的诀别。

2020.01.26 庚子年  正月初二
星期日

一声集合号引发全城抗暴

“让美军滚出中国去。”

“无端地毒打我们的儿童,我们不能再沉默,我们不能再让步。”

“全市师生员工定为新生小学的后盾。”

1948年的南京,发生了一起美军无理殴打小学师生的恶性事件,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一向横行霸道的美军没想到,最后自己竟在看似文弱的小学教师面前低下了头。

2020.01.25 庚子年  正月初一
星期六

两进两出 从洋行童工到工运领袖

天蒙蒙亮,上工的汽笛催命似的响起。衣衫破烂的工人连奔带跑拥入黑洞洞的厂房,他们从早到晚得忙活十几个小时。

这里是坐落在南京下关长江南岸,有着“亚洲第一冷库”之称的和记洋行。

1914年,自小跟随父母逃荒流落到南京的邓定海,在饥寒交迫中度过了自己的11岁生日。在和记洋行雇佣的大批童工中,从此多了一个苦命的孩子。


2020.01.24 己亥年  腊月三十
星期五

大义舍子救伤员 新四军给他颁奖状

奖状上方是孙中山先生的头像,两边分别是国民党党旗和军旗,而签署奖状的则是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

纸张微微泛黄,字迹清晰可辨。

“兹有竹镇桃花坞居民朱二及其妻、媳于江苏顽固派武装进攻本军之际,冒险救护本军伤兵……”

时至今日,“朱二大义救伤员”的故事仍在六合竹镇流传。

2020.01.23 己亥年  腊月廿九
星期四

“特工之王”南京遇险 仗义兄弟设计相救

1928年1月的一个阴天,南京下关街头一派萧瑟肃杀的景象。正在躲避通缉的李克农从路口飞奔而出,身后传来几名军警的大声呼喝:“站住!别跑!”正在紧要关头,一名军官把他拽上了黄包车......

2020.01.22 己亥年  腊月廿八
星期三

从“危楼”到晨光 1935刺汪风波

在徐州市铜山区档案馆里,静静地躺着一支美国制造的派克金笔。

这支笔的第一任主人,是有着“百变刺客”之称的华克之,第二任主人则是刺杀汪精卫的志士孙凤鸣。刺杀行动前的诀别之时,孙凤鸣将笔送还给华克之。

后来,华克之因潘汉年案件蒙冤入狱22年,家中之物四处流散,只剩下这支笔一直保存完好,交到孙凤鸣后人的手中。

2020.01.21 己亥年  腊月廿七
星期二

“铁道飞虎” 打响解放南京第一枪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枣庄地区活跃着一支抗日武装,被肖华将军称之为“怀中利剑,袖中匕首”。

他们拆铁轨,“劫”火车,挥戈于百里铁路线上,是让当地百姓拍手称快的“飞虎传奇”。

1956年,电影《铁道游击队》让所有中国人都知道了微山湖畔、津浦线上有一支英雄的铁道游击队。

2020.01.20 己亥年  腊月廿六
星期一

一封特殊的入党志愿书

谢鹏的一生中,有两位父亲。

一位是雨花英烈,宁死不屈的“北平五烈士”之一的生父谢士炎,另一位是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政务院情报总署署长的养父邹大鹏。

两位父亲,都为中共隐蔽战线的情报工作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乃至生命。

2020.01.19 己亥年  腊月廿五
星期日

品重柱石 点燃南京第一抹朝阳

北京安定门外,芦苇深处,抵着刺刀,一群人踉踉跄跄地走下刑车。

“中国共产党万岁!”

“世界革命万岁!”

寂静的旷野中,他们用最后的力量发出呐喊,声如洪钟,振聋发聩。

1927年11月11日夜晩,王荷波等先烈倒下了,但他们留下的革命火种从此燎原。

2020.01.18 己亥年  腊月廿四
星期六

革命伉俪虎穴传奇:没有新郎的婚礼

宾客们傻了眼,有的交头接耳,有的面面相觑,更多人在打量着新娘。

新娘却面不改色,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地迎接到场贺喜的客人,端庄又大方。

没有新郎的婚礼,是那阵子邻里间津津乐道的话题。这场奇怪婚礼的背后,则是一对新四军伉俪的潜伏故事。

2020.01.17 己亥年  腊月廿三
星期五

两年百万字 “流亡”作家和他的三部曲

1926年,郁达夫来到广东大学(同年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成为文学院的一名教授。讲台下的一众学生中,穿着西装的洪灵菲格外醒目。

洪灵菲时常带着作品,拜访郁先生。有时,他的身边还跟着尚是女友的秦静。

郁先生将其视为自己的得意高足,他鼓励两人参加革命的同时不能忘了文学。

而后来的洪灵菲,也真的在革命之余,凭借《流亡》三部曲成为文坛上的一颗明星。

2020.01.16 己亥年  腊月廿二
星期四

开车“遛狗” 司机老段的梅园往事

他,是位普通的司机,但车上载的都是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这样的人物。

他,不在战争前线,董必武却对旁人夸赞道:“其斗争故事很值得一写。”

他是段廷英,长期在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南京中共代表团机关工作。凭借手中小小的方向盘,在方便了首长们行动的同时,也安全接送了无数地下工作者。


2020.01.15 己亥年  腊月廿一
星期三

这部电影旧中国拍一半 新中国拍一半

1978年,著名剧作家陈白尘还戴着“叛徒”的帽子,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聘请其担任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成就了日后的杏坛佳话。

在中国电影界,陈白尘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他被誉为“中国的果戈理”,对中国的政治讽刺喜剧有开山之功。

2020.01.14 己亥年  腊月二十
星期二

从“海啸”到“海笑”难忘《红红的雨花石》

“雨花纹石的宁静、明朗、坚实、无我,似乎象征着主人的精神。”1946年夏天,郭沫若同志到梅园新村访晤周恩来后,感慨万端地在《南京印象》一书中如是写道。

如今,在当年周恩来会客室中间的圆桌上依然陈列着那碗晶莹剔透、色彩斑斓的雨花石,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沉思,感叹不已。

2020.01.13 己亥年  腊月十九
星期一

敌后武工队 驰骋六合威震八方

1943年,在六合一带,有着一支驰骋敌占区的武工队。

他们人数不多,只有二十余人;装备不强,只有些许短枪。但面对星罗棋布的日伪据点,面对六七千伪军,武工队却往往出奇制胜。

乔装打扮惩汉奸,如入无人之境地端据点、截军资,闹得日伪军惶惶不可终日。

至今,人们仍在传颂着他们的战斗故事。

2020.01.12 己亥年  腊月十八
星期日

红色谍报夫妻组 一纸能抵百万兵

人群中,一个三十出头的女子带着两个孩子,身穿旗袍,烫着时髦的卷发,笑容满面。

她叫沈安娜,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的机要速记员。为了不在混乱中弄丢工作,她特地塞了块大洋,抢先拿到机票来南京。

对她来说,当速记不是为了养家糊口、服务国民党,而是可以获取国民党军事情报,配合解放军战斗。